资讯
要闻
社会
法制
地方
环保
交通
能源
娱乐
明星
美妆
音乐
视频
广播
科技
专题
中华人物
廉政风暴
观点
舆情
华人
传媒
财经
房产
农业
旅游
公益
文化
教育
时尚
书画
非遗
品牌
健康
感动中国
特别报道
人员查询
新闻频道
资讯
要闻
社会
法制
地方
环保
交通
能源
娱乐
明星
美妆
音乐
视频
广播
科技
专题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华人物
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隆重召开
时间:2018年09月25日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1177
次
【 字体:
大
中
小
】
甲子辉煌又五载,薪火相传续华章。金秋的北京阳光灿烂,军都山下的石大校园喜气洋洋。9月23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体育馆隆重召开。胜友高朋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与全校师生员工一起,共话初心使命,凝聚发展力量,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5周年。
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丁华;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孙晓群;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王迺;中央组织部原部务委员刘是龙;石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德民、汪燮卿、杨启业、韩大匡、胡文瑞、曹耀峰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铁冠;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永生;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袁光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蒋金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郑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武广齐;“新时期铁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王启民;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其下属企业单位代表,国内外兄弟院校代表,合作单位代表,社会友好人士,以及学校全体校领导、校友代表、师生代表近1500人出席大会,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创新发展大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山红红主持。在雄壮的乐曲声中,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65年前,为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石油工业发展,在海淀的九间房村,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在奠基者们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中诞生,并不断成长发展。为表彰学校创建者的卓著功勋,感谢他们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大会授予学校创建者代表王理、方华灿、白鹏飞、乐光尧、冯淇、冯增昭、吕英民、朱墨、朱炳泉、伍耀雯、华泽澎、刘璞、刘汝洵、刘希圣、刘宗武、齐玉龙、汤渭龙、严大凡、李旺、李秀岩、杨延昕、杨行庄、杨俊昭、吴震霄、汪云瑛、张秀梅、张铁麟、张嗣伟、张履芳、陆庆邦、陈鲁生、林世雄、林可期、林伟光、赵永丰、钟雪青、骆正复、秦匡宗、袁璞、钱家麟、谈瑞章、黄咸先、黄厚生、盛家骥、葛家理、褚秀先等“创校功勋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山红红、校长张来斌共同为获得“创校功勋奖”的代表颁发了奖牌。
张来斌发表讲话。他说,65年来,石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因油而强、与油共进,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石油高等教育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石大人以振兴中国石油工业为己任,以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呼唤为引领,将家国情怀融入灵魂和血脉。石大人的家国情怀,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中发端,在风雨如晦的“文革”十年中砥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升华。
他指出,65年一路走来,石大科技报国、人才报国,为国家培养的30万名优秀人才成为国家建设各个行业的中流砥柱;石大弦歌不辍、匠心育人,长期坚持“善待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积淀形成“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优良教风,汇聚了一批以学术为生命、以科研为精神食粮、以育人为最大乐事的好老师;石大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赢发展,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优良传统;石大始终保持鲜明特色,坚守追求卓越的初心,不断拓展办学外延,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他表示,石大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离不开教育部、北京市的领导、关心和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兄弟院校以及广大校友的鼎力相助,离不开一代代石大人的团结奋斗。
他强调,石大作为国内石油高等教育的龙头高校,引领石油石化学科发展重任在肩,服务石油石化行业进步责无旁贷。石大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将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坚定不移地扎根中国大地,坚定卓越追求,坚守家国情怀,遵循“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发展思路,坚持“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走“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凝心聚力,敢为人先,为服务社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体石大人将秉承家国情怀,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践行“九个坚持”,坚定发展方向,坚决落实“五个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石油大学,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奋力谱写新篇章、开创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石大精神、贡献石大力量。
65年来,学校在与兄弟院校密切交往、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石油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始终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同向同行,立足行业、扎根行业、服务行业、贡献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天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建国初期,天津大学组建了采矿系石油组,化工系石油炼制组、机械组和勘探组,后来在院系调整中充实到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北京石油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两校不断加强合作交流,一起致力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的建设。立足新时代,天津大学愿与中国石油大学一道,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合作交流。大会上,卡尔加里大学副校长Janaka Ruwanpura在致辞中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这个背景下,从能源教育、科研和创新角度来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对中国能源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大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学府,也是卡尔加里大学的重要合作伙伴。两所学校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优势,推动着两校的合作向更加互利的方向发展,期待与石大继续合作,培育更多能源与管理人才,共同引领两国甚至全球能源创新领域教育和科研的的发展。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特别是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共建单位形成了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得到了三大石油公司的大力支持。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徐文荣说,长期以来,中石油高度重视与石油大学的合作发展,双方在实验平台建设、联合科研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油气领域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石油大学的许多专家和教授长期坚持深入中石油一线开展科研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有力促进了企业长足发展。他表示,中石油在加强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进程中,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共同推动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将进一步支持学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方面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支持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构建更加符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永生说,中国石化与学校始终携手共进、一路前行,在产学研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来,双方在科技进步、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共同为建立和发展我国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体系、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时至今日,中国石化企业精神和石大精神将彼此紧紧凝聚在一起,双方在平台共建、项目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他表示,在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进程中,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学校的鼎力相助,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深化在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做大做强做优石油化工工业。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袁光宇说,中国石油大学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者、贡献者和见证者,是石油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开拓者、奋进者和引领者,是包括中国海油在内的国内能源企业的亲密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支持力量。他衷心祝福中国石油大学追求卓越,矢志不渝,取得更加辉煌的办学成绩,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祝福石大师生员工在推动国家能源事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实现事业追求和个人价值,希望校企双方在海洋石油工业技术领域里的合作不断深化,期盼中国石油大学更多的优秀学子投身海洋石油事业,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能源需求贡献力量。
65年来,学校培养了30万名优秀专门人才,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王启民校友在致辞中深情感恩母校的培养。他说:“离开母校57年,当年在老北京石油学院学习、生活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这一生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克服多大困难,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始终不能忘记的就是母校对我们的教诲。在母校,我们学到了专业技术知识,更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正是这两样,一直支持了我走过了毕业以后的几十年时光,支持着我在工作上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他祝愿母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的齐心努力下,早日实现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学校能取得今天的办学成就,离不开老一辈石大人的辛勤耕耘。原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学校创建者之一张嗣伟教授在发言中深情回忆了65年前作为学生参加北京石油学院第一次开学典礼的难忘场景,表示与石大并肩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亲身经历了学校建校、迁校、重建和恢复等历史时期,深刻认识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是石大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过去困难的条件下要艰苦奋斗,在今天办学条件大大改善的情况下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遵循教育规律,在日常教学、科研和学习中践行“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不断促进学校发展。他衷心祝愿学校“育人铸就千秋业,再创辉煌谱新篇”!
在学校65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开拓进取、不懈奋斗,成就了学校的今天。在校教师代表、石油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表示,65年来,广大教职工始终坚持“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信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家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石大教师将主动担当,在保障国家油气供给、推进能源革命等方面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他祝福石大进一步弘扬“石大精神”,让教师潜心学问、教书育人、事业有成,让学生专心学业、刻苦钻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校成为“近者乐业,远者向往”的科学殿堂和人才高地,为国家能源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代表、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张镭宝发言,代表石大学子祝福学校65周年华诞生日快乐。她说,在石大学习生活6年,见证了学校如何于大格局中追求卓越发展,如何于细微之处彰显人文关怀。石大教会学子们在历史积淀中汲取精神养分,在上下求索中获取创新力量,在勤学笃实中书写青春华章。年轻一代的石大学子将用脚踏实地的行动,练就过硬本领,传承石大精神,踏上新的征程。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弦歌不辍,六十五载沧桑砥砺;奉献国家,一片丹心风雨兼程。在全体合唱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中,中国石油大学建校6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胜利落幕。
65年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可谓年华正好、风华正茂。面对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中国石油大学将以建校65周年为新的起点,立足新时代,唱响主旋律,汇聚全体石大人追赶超越、跨越发展的磅礴之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把学校建成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柳州巡演 榜样力量感人至深
下一篇:
国内思想周报|江湖儿女;另类饭局;表演艺术家朱旭去世
(作者:佚名编辑:)
分享按钮
最新文章
山东济南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
为切实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日前,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山东省安全...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降温8℃ 最低气温...
山东笏山金矿事故救援:“两条腿”加...
山东汲取笏山金矿事故教训全省排查各...
山东开展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专项行动
山东笏山金矿救援:井下300米空气...
推荐文章
山东济南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
为切实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日前,全国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山东省安全...
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降温8℃ 最低气温...
山东笏山金矿事故救援:“两条腿”加...
山东汲取笏山金矿事故教训全省排查各...
山东开展国有金融资本产权登记专项行动
山东笏山金矿救援:井下300米空气...
热门文章
南大首批“科学之光”通识课开讲 首...
一踏入大学校门,就能和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零距离!南京大学2020级...
四川农业大学面向增加湖北招生计划 ...
大山脚下,他一个人守护一所学校
湖北黄冈问责防控疫情不力党员干部3...
致敬抗疫英雄!贵州省安顺市 为援鄂...
音乐人创作“抗疫”歌曲传递温暖和力量